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8月19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例,广州报告8例,5例来自缅甸,2例来自菲律宾,1例来自坦桑尼亚;佛山报告1例,来自美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均为广州报告,3例来自缅甸,2例来自菲律宾,其余3例分别来自科特迪瓦、科威特和坦桑尼亚。新增出院12例。
截至8月1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82例。
广州天河一涉林和新冠疫情封控区调整为警戒区
19日15时30分,广州天河区五山街一涉林和新冠疫情的封控场所,经7天封控管理后,调整为警戒区管理,这是天河首个解封的封控管理场所。
广东新冠疫苗接种超过1.8亿剂次
截至8月18日24时,广东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万剂次,累计接种第1剂次.83万人,共有.7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3例,其中本土病例4例
8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9例(广东9例,云南6例,北京2例,辽宁2例,上海2例,福建2例,河南2例,天津1例,黑龙江1例,江苏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4例(江苏2例,云南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7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12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截至8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5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9例(境外输入1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例),澳门特别行政区63例(出院59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例)。中秋、国庆假期放假安排已出炉
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没过多久国庆节又要来了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提醒各位小伙伴节假日期间不扎推不聚集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此外还要注意↓↓居家消毒8大误区做错了可能造成伤害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对身体或环境的伤害。因此,居家使用消毒剂过程中,有一些误区请大家注意。
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因恐慌而过度消毒。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家中没有外人到访,也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症状者,那么无需每天都消毒。建议家内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小区外环境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原则上也不需要消毒。进出小区车辆的外部,也不需要消毒。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有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灭菌的效果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室内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室内使用酒精时,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用免洗手消毒液替代流动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进行环境物表的擦拭。
消毒剂存放不合理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每次购买消毒剂不宜过多。存放消毒剂的容器必须有封闭盖子。单瓶包装不宜超过毫升。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风处晾干。
看资讯·享服务
把“易清新”添加到“我的小程序”吧~
清新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综合自中国政府网学习强国健康中国健康广东
编辑:何雪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