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蒙得维的亚  > 蒙得维的亚发展 > 正文 > 正文

慈溪帅90后帅小伙参加维和部队,他回来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9 19:18:51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来源:慈溪日报

“我们回家了!”北京时间3月12日晚6点15分,一架载有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名队员的飞机安全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去年3月11日,原系省公安边防总队马迹山边检站监护中队指导员的周巷小伙沈一波,积极勇敢地响应国家号召,从五千多官兵中脱颖而出远赴利比里亚。

沈一波

日前,记者再次采访到已平安归国的沈一波,请他分享在那的天里记忆犹新的维和印象。

废墟“拾荒者”带来的战地贫穷初印象

利比里亚当地时间年3月11日,沈一波随队跨越半个地球飞抵位于利比里亚首都的蒙罗维亚国际机场开始接棒执行维和任务。因换防需要,中国维和部队还需要将距离蒙罗维亚公里的格林维尔营区换防合并至蒙罗维亚自由港新营区。沈一波所在的防暴队二分队首先被分派到格林维尔旧营区的拆迁工作。长途飞行后刚下机还没来得及歇口气,二分队的队员们便马不停蹄地着手清理物资,乘坐固定翼飞机前往格林维尔。也就是在那里,在十几天后的3月23日第一次外出执勤处理生活垃圾时,让沈一波对利比里亚的贫穷有了具体而深刻的冲击印象。

由于格林维尔驻地没有健全的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只能就地掩埋,而距离营地最近的填埋区掩藏在21公里外的丛林深处。沙尘弥漫的黄土路、泥土垒成的茅草屋,墙上、树干上依稀可见的弹孔,赤脚在院里嬉笑打闹的孩童,围在井边取水的妇女……车队在丛林里穿梭,窗外是一个曾经美丽的西非小国在经受14年内战后的衰败景象。

当地村民UN垃圾车“寻宝”场景

不远处便是垃圾填埋区,由于无人管理,随处可见在废墟里乱窜的老鼠,成片的垃圾和泔水在烈日炙烤下散发出阵阵恶臭。听到UN垃圾车的轰鸣声,附近村落里的男女老少蜂拥而至。还没等卡车完全停下,村民们就迫不及待地爬上前去。“Careful!Watchout!”任凭生怕村民们受伤的队员如何奋力地喊叫提醒,村民们仍一窝蜂挤着你争我抢,就连毫不起眼的废品都是他们眼中的“宝贝”。曾经在国际新闻里呈现的硝烟弥漫战争的残酷,那一刻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沈一波的眼前,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和感知。

苦战百日终在利比里亚呈现“中国奇迹”

旧营区拆除作业

维和警察防暴队主要负责首都蒙罗维亚的治安秩序等工作,是联合国部署在该任务区的维和防暴应急力量,任务非常繁重。

4月25日,在结束格林维尔旧营区的拆迁工作后,沈一波所在的二分队四小队和在蒙罗维亚的大部队合流,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自由港新营区的建设中。虽然每天吃的是被队员们戏称为“维和三宝”的洋葱、土豆、胡萝卜,住的是30多名队员挤在一起的30平米左右的会漏雨的简易板房,但队员们个个都卯足了劲,经过3个多月的苦战,完成了32万余件物资的搬迁,成功地将一个先前堆着高高的建材、到处都是施工的痕迹的地方,建成为一个联合国标准化营区。

战术小组训练

“那时候的我们,一个个都化身成为了真正的钢铁战士,压不垮、累不倒。人人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中,消瘦了一大圈,晒退了一层皮,但是这从来没有阻挡过我们前进的脚步。”沈一波说,防暴队的队员们都咬着牙、忍着痛,在基础设备极不完善的艰苦条件下手推肩抗,克服远离祖国身处战地、任务繁重、环境恶劣、形势复杂、疾病威胁等困难,用双手创造了利比里亚的“中国奇迹”。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队员们坚持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沈一波说,可能是队员们对这份来之不易的维和经历的珍惜,以及对远在祖国的家人朋友深深的寄托。

当地村民竖起的大拇指更显维和人肩上责任

沈一波带领小队日常巡逻

“任务区的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预测。”就像前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利团)防暴办队长罗曼·安德鲁斯科先生常说的,利比里亚的安全形势确实就如利比里亚变幻莫测的天气,即使是联利团人员的自身安全都得不到百分百的保障。由于联利团裁撤,维稳力量逐渐减弱,在联利团人员集中居住的辛科区,发生了多起武装抢劫,为包括中国防暴队在内的所有联利团人员都敲响了警钟。

“在任务区执行巡逻勤务30余次,每一次的任务我们都认真对待。巡逻勤务前装备的逐一细致检查,到巡逻途中的全神贯注,再加上全身上下重达40斤的武器装备,每次巡逻回来,身心都非常疲惫。”沈一波说,身体的劳累过后,一想到能够为这个国家的安稳局势又带去一点希望,他又觉得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顿时又元气满满。“尤其是当巡逻车辆经过一个个村落,当地村民向你竖起大拇指,这种无言的肯定恰恰是最能让人心头一热。”

对中国维和防暴队的镜头竖大拇指

沈一波回忆,记得有一次他们小队执行巡逻任务,去到一个叫做加拉社区的地方。看到沈一波所在小队驾乘的UN警车驶来,迎面走上来招呼的是一名当地警察。在与这名警察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原来就在前几天,附近就发生了一起恶性抢劫事件,歹徒和当地警察发生了交火,一名嫌疑犯当场死亡。

“从当地警察的眼神中,我能明显地看到他的担忧。”临走的时候,透过车窗,当地村民也出来冲着队员们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这一刻,我更加感受到身为一名维和人的责任。‘保卫一方平安’,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体现到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一次出警、每一次巡逻,都是一次武力的震慑、和平的努力,都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安全和重建保驾护航。”

积极践行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

和利比里亚当地小朋友合照

在履行好各项维和任务的同时,第四支赴利防暴队还积极践行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穿着军装的外交官”,这是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张越对中国防暴队的赞誉,更成了中国防暴队的名片。

去年5月29日,作为13名中国防暴队仪仗队的一员,沈一波参加了联利团举办的联合国维和人员日阅兵活动,和国际维和力量一同见证了这一节日,同时哀悼那些为和平事业付出生命的维和人员。这是中国防暴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活动,专业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获得了联利团各部门一致的好评。

联利团行政总监大卫潘克里斯授勋“和平勋章”

去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11月11日中利文化武术交流,还有蓝丝巾爱心助学、警务培训等活动,沈一波所在的中国第四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通过表演锣鼓、武术、舞狮等多种形式,向联利团、利比里亚人民展示、弘扬中国文化,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来自中国的友好声音。

联合国日在联利团总部泛非大厦的表演(前中)

今年2月21日上午10点,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代表联合国向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名队员授予“和平勋章”。联合国“和平勋章”只授予在任务区工作6个月以上,严格遵守联合国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维和人员。“这个荣誉不仅是在利比里亚维和过程的纪念。”拿到这枚宝贵的“和平勋章”,沈一波更觉自己作为一名维和警察肩上承载的使命,还有今后为国为世界的光荣与梦想。

本报记者:陆超群

编辑:糯米

觉得有用,猛戳下面大拇指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engdeweideyaa.com/mdwdyfz/5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蒙得维的亚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